如何提高冬棗栽植的成活率?
影響冬棗栽植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如苗木的質量,栽植的時間,栽植的技術,栽后的管理等。為提高冬棗栽植成活率應做到以下幾點:
1. 為實現(xiàn)冬棗的無公害高效栽培,冬棗苗一定要選擇品種純正,根系完整,無機械損傷,無檢疫對象的新鮮優(yōu)質壯苗。栽前根系要用水浸根12小時使根系吸足水份,并對根系進行修整,剪去干、腐爛及劈裂等不良根系,再用ABT生根粉10-15毫克/千克的溶液浸根1小時,然后即可栽植。為提高成活率可將苗木的二次枝剪除中心主枝延長頭剪留在壯芽部分。
2. 栽植技術。冬棗苗的栽植時期分為秋栽和冬栽。秋栽從秋季落葉后到土壤封凍前均可進行,秋季栽植時間越早越好,春季栽植最好在冬棗芽萌動時進行。(即發(fā)芽前7-10天)。在已整好的地塊上,根據(jù)冬棗的根紗大小再在定植點上挖植樹坑。坑的大小以保證根系舒展為宜,然后放入處理好的冬棗苗,苗木陽面栽植時仍朝陽面,苗木的株行間對齊,使行內,行間成直線,然后填土,邊填土,邊提苗,使苗木根系在土內舒展,然后踩實,苗木埋土可略高于原苗木土痕(澆水后土面下沉至原土痕為宜),栽后澆一次透水,水滲后覆蓋地膜,以保土商和提高地溫,利于根系生長。
3. 冬棗定植后管理。冬棗定植成活后,可在夏季高溫來臨之前撒撤去地膜,如土壤土商情不足,可進行灌水增加土壤濕度,澆水后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保墑,促進冬棗樹生長。水質不好的鹽堿地上的冬棗在一般的情況下不要澆水,可進行多次中耕,減少土壤返鹽。生長其要注意病蟲防治,并結合農藥可行行葉面噴肥2—3次,促進冬棗的營養(yǎng)生長,生長期可用磷酸二氫鉀0.2%的溶液進行葉面噴肥2—3次,提高植株的木質化程度,有利于安全越冬和來年的生長結果。對沒有成活的冬棗樹,來年要及時補栽,以保持棗園林相整齊,便于管理。
相關熱詞搜索:冬棗 成活率
上一篇:優(yōu)質冬棗苗如何選擇
下一篇:冬棗秋冬季的樹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