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果面光潔度
隨著冬棗管理技術的逐漸提高,冬棗果面光潔度的好壞已成為衡量棗果商品性的重要指標之一,特別是在冬棗轉色到成熟期這段時間提高果面光潔度是非常關鍵的。
果面光潔度主要受光照、溫度、水分的影響,同時噴藥不均勻及藥液濃度過大時都會影響果面光潔度,可用螯合鈦肥來提高棗果的抗逆性,減輕藥劑對果面的影響,從而提高果面光潔度。
二、及時中耕松土,除雜草,撐枝
在我國北方冬棗的主產區(qū),從轉色期至成熟采收這一階段降雨稀少,棗園土壤在多數年份處于缺墑狀態(tài)。特別是經過夏末秋初降雨之后,土壤板結嚴重,不僅土壤的水分和礦物質養(yǎng)分難以滿足冬棗快速生長發(fā)育的要求,而且土壤的通氣狀況特別差。因此,對棗園及時進行中耕松土,除雜草,使棗園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氣狀況,增強根系吸收水分和礦質元素的能力,是提高后期冬棗產量和品質的有效途徑之一。
同時在轉色到成熟期,部分棗樹結果數量過多,棗果已基本膨大到位,撐枝可防止棗樹負載過重,壓斷樹枝,是保證棗果的正常生長,確保豐產的關鍵。
三、加強肥水管理
在冬棗轉色期到成熟采收這段時間,雖然對營養(yǎng)元素和水分的需求不像前期那么大,但是在這關鍵時期還是應該保證水分的充足,及時補充棗果正常生長所需的氮、磷、鉀、鐵、硼、鈣、鋅等營養(yǎng)元素,特別應注重鉀肥的補充,是促進棗果二次膨大,提高棗果品質,保證豐產的關鍵。
施肥主要有基施和葉面噴施兩種方式,基施高鉀肥料為主,促進棗樹膨大轉色,葉面噴施螯合鈦肥甜而美,磷酸二氫鉀等,促進棗果增糖轉色。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
在這關鍵時期應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如紅蜘蛛、食心蟲、盲蝽蟓、縮果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病蟲害,如防治不及時,將會造成棗樹嚴重落葉、落果,影響棗樹的產量和品質。
常用藥劑有擬除蟲菊酯類、吡蟲啉、毒死蜱、啶蟲脒、阿維菌素、噠螨靈、多菌靈、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咪鮮胺、苯醚甲環(huán)唑、溴菌腈、農用鏈霉素等。
五、注意防止自然災害對棗果的危害
在冬棗轉色期到采收成熟這一時期,惡劣天氣易出現,應隨時關注天氣的變化,遇到大風、暴雨、冰雹等自然災害時,應及時采取預防措施,盡量減少自然災害對棗樹造成的傷害,保證棗果的正常生長。
上一篇:大荔設施冬棗果實生長期技術問答
下一篇:大荔設施冬棗各個生長期關鍵技術問答